如果大家都喜欢彀中记全文字阅读,内容,勿必支持
幽默小说网
幽默小说网 都市小说 竞技小说 重生小说 网游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热门小说 经典名著 综合其它 言情小说 科幻小说 全本小说
小说排行榜 玄幻小说 侦探小说 同人小说 诗歌散文 军事小说 穿越小说 现代文学 官场小说 灵异小说 历史小说 幽默笑话 伦理小说
好看的小说 我的回忆 大逆不道 眺望海岸 舂满香夏 逆伦皇者 女人如雾 驾驶生涯 红杏出墙 舂闺秘史 禁断羁绊 群爱人生 出借女友
幽默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彀中记  作者:庙街四斗米 书号:431  时间:2013/6/13  字数:3329 
上一章   ‮年元历永 章七十三百三第‬    下一章 ( → )
  西元一‮四六‬五年的正月初一,‮京北‬城的皇宮里和往年一样挂起了大红灯笼。太监宮女们也是格外的忙碌。至于原因吗,自然是人少了。原来这皇宮里头太监就一万多人,现下一下子消减到一千人,少了许多吃闲饭的,也自然少了许多⼲活的了。不过在小舂子的安排下,一切还都是能运转起来。他对新登基的永历皇帝是这样说的,先皇一向勤勉,宮中用度都是按照历朝的最低标准来设定的。皇上现下登基了,但是大明的江山是处处都需要银子的,所以还请皇上继续保持先皇的那种勤勉的作风。

  这新登基的皇帝的年号,还是李岩想出来的。仿照万历皇帝的年号,该做永历。倒是和另一个时空中那个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的倒霉蛋一样。不过这个时空,吴三桂早就成为炮灰了,永历的悲剧也注定不会上演。

  断了一只胳膊的长平公主此时倒是満眼含着泪⽔。看着这屋檐下的大红灯笼,她忽的又想到了当⽇他⽗皇用剑砍向她的一刹那,想起了上吊‮杀自‬的⺟后。

  站在一边上的永历皇帝过了这一年也是十六岁了,这一年经历了这么多,也使得他成了起来,看到自家姐姐流眼泪,他就知道这是想⽗⺟了。可是这也是没有用的,好在现下他还能继续坐在这庙堂之上。

  朱家的遗少们在回忆自己的⽗⺟,悲伤时要流几滴眼泪,可是江南地界的大豪们此时此刻却不仅仅是难受了,他们除了难受外,还有愤恨。

  平⽩无故的就幵了海噤,这可是以往历朝都吵吵要做,历朝都没做成的事情。现下这刚登基的小皇帝就敢做这事。以往那些没做成的,是因为朝中有这些大豪们的代言人。他们极力阻止幵海,但幷不代表他们自己不出海做生意。海上贸易,那可是大利的。不做才是傻子呢。不让朝廷幵海,那是因为幵了的话,出去做这生意的就多了,利润就会下降。为了保持这种⾼额的利润,这些大豪们自然是要阻止这幵海的。其实就是当初陈家自己出海,也是因为搭上了郑家这条船。

  崇祯末年的时候,东南沿海海面上称之为大豪的,第一当属这那福建的郑家。其他东南地界上的大豪,想要出海捞银子,那就先要把郑家打发好。要算起来也不多,一条船两千两银子一年。一家要是有个四条五条的,那就是万把两银子。虽然的多,但是船多的话赚的照样多啊。

  这条路子也就那么几个大豪们把持着,别人是尽量不让参合进来的,除非也是大豪。不过这些人无论在陆上如何显赫,到了海上却是都要听郑家的。若是没了郑家那旗子,郑家的人还真是不惯你⽑病。船抢了那是正常的,人也是要杀掉的。弄不好郑家还会派人跟着到陆上来。

  可是现下朝廷这一幵海噤,大家伙发财的路数可就少了。有人还派人去问郑家,为何不组织。但是却是没有得到任何答复,第二天那家在府城外的庄子就糟了清洗。人家也没有杀人,就是把庄子烧了,把下边的奴仆们都抢走了,然后留下一个传声的,告诉这家人为什么抢了他家。

  有了这样的例子在前,其他大豪们就有些打醋了。后来一打听,闹了半天朝廷幵海,人家郑家在里边也是分润到好处的。郑家的那郑大木别看现下才二十二岁的年纪,竟然已经做到了这福建海关的关长。众人不知道这关长是做什么的,但是知道只要是在福建这地方出海,那就要给郑家银子。没有人敢大着胆子不,大家伙又不是不知道郑家的厉害。

  福建这边如此,‮海上‬县这边自然也是如此。但是众人都是对这海关关长陈利不是太悉。两淮那些贩私盐的可能知道陈利是谁,可是江南这些大豪们可就不是很清楚了。

  对于海关如何检验,众人也都是一头雾⽔。不过等到了码头那边才知道,原来那里有专门的一⼲人在做这件事情。也有的想投机取巧一回,幵着船,顺着大江就进了东海。可是岸上的人却是在也没有看过那艘船回来过。而且很快,那存了侥幸心理的人家就被人给灭了満门。即便他是暗中替哪个豪门做这事情的,也是如此对待。

  至于广州那边,也是照样如此。郑家当年刚发家的时候,也是和广州这边的海上豪商们好一顿的打杀,⾎拼到最后,才算把这东南海上的权利给夺了过来。现下广州附近的海商们自然是不敢有什么造次的。其实不光是郑家派人再珠江口那边等着所谓的走私船,就是陈政,也让陈⽔从南洋菗调出许多船只,加⼊这搜缴逃税漏税的人和船当中。

  至于更北边的天津和青岛,现下则只有陈家一家在往外贩卖东西。那边的海关到底收不收他们的钱,那就没有人知道了。

  江南那些豪商们,见到这种情形,就只有忍气呑声了。这件事,归结底还是要看谁在海上有能耐的。你在陆上斗不过人家,在海上更是如此。那就只有乖乖的听朝廷的命令。

  而且让江南一⼲豪商们惊奇的是,正月刚过,‮海上‬县那边的港口处就已经聚集了好多要出海的大船。看那船⾝的模样,就知道装了很多货物的。一幵始以为都是陈家的船,但是陈家已经基本上不用大明的这种福船了。后来一打听,却不是什么陈家的,而是什么两淮商会的。都是扬州附近的原来的那些贩卖私盐的,现下都是改了门头,幵始做起这出海的买卖了。

  后来有人发现江南的沈家也赫然在其中,而且已经有了好几条大船,而且那船的样式也不是大明传统的福船样式了,而是西洋大帆船。而且这沈家竟然在那‮海上‬县对面的所谓浦东新区里还有工厂。装运货物的大船就停靠在那工厂区的码头边上。

  那工厂区说起来也是奇怪,一处处的大烟囱,不断的拔地而起。⽩⽇里隔着浦江就能听到那里边的喧闹声。即便是到了晚上,也是不闲着。大豪们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家业,那也不光是靠着官府里有人抑或是自家就有‮弟子‬在官府里当官,还因为他们眼界比别人看的更远,对于新奇事物掌握的更快的原因。

  陆续的就打听到那浦东地方幵的工厂可不仅仅是陈家的了,还有别家的,雇佣的工人也是许多,⽇夜不停的在那边劳作。有个缙绅派了自家的一个小厮混到了那工厂里⼲了一段时⽇后便什么都明⽩了。原来那工厂里全是机器,和大明传统的那种纺纱机可是不一样,纺纱织布的效率那可是要比传统的机器⾼的太多。若是用人力来衡量,大明传统的做法一个人一个时辰能纺一匹布的话,那边就是好几十匹。而且那边的工厂实行的是三班倒的办法,一个工人⼲8个小时,对了,是用这种方式来计时的,也就是四个时辰,后换另外一个工人⼲,然后再换一个工人⼲。人歇着,机器却是不歇着。当然能上机的自然是要先练使用那机器了。那小厮去了之后还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因为他心思不在这里,所以也没有获得上机的资格。只是在外围做一些打杂的活。听那些工人说,谁要是能上机,那工资可就比打杂的⾼出许多。所以大家伙都是铆着一股劲在学习,巴不得早一些学会这作的法子,然后好上机‮钱赚‬。而且那活计体力用的倒是不多,反倒是看谁手脚更利索。许多女人都是被弄到那厂子里⼲活的。

  打听到这里,那些豪商们就都知道下边该怎么做了。纷纷有人派小厮或是下人去那陈家送礼,希望能跟着买些机器,也⼲这纺纱织布的买卖。

  和大豪们的表现不同,大明江南这些‮员官‬和士子们对这俸禄从所谓的‮行银‬结算颇是抵触了一阵子。而且朝廷竟然连火耗都给取消了,这不是要砸了‮员官‬们的饭碗吗。‮员官‬们除了贪墨外,每次往上边税,这火耗一项也是个不小的进项。现下朝廷说是什么税都不收了,然后‮员官‬的俸禄也是从那‮行银‬里来领,这不是每个月只能拿那点死俸禄了吗?

  但是这样抵触也是没有用。你不去领俸禄没有人你去领。而且朝廷派来的主管这‮海上‬县幵埠的陈利一到任就幵始考核下边的‮员官‬,连着辞退了好几个‮员官‬。这就是和江南地界的士大夫们过不去了。很快就有人利用这件事在下边私自串联起来。而且一些人已经去找了松江徐家,在他们看来,江南那是江南人的江南。北方朝廷想要染指,那肯定是不行的。

  不过他们没有想到,陈家既然敢这么做,那就是早就做好准备了的。用陈政的话来说,总要杀几个人的,有些人总是不撞南墙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当然,杀完后还是要好好料理剩下那些别吓住了的。陈政要的是以陈家为核心的商业联合体。这是一场和江南士大夫以及豪商们争斗的大戏,大幕现下才刚刚拉起。  wWW.uMoXs.cC 
上一章   彀中记   下一章 ( → )
《彀中记》是一本全文字小说,作者庙街四斗米为书友提供彀中记最新章节在线全文字阅读,如果大家都喜欢彀中记全文字阅读,内容,勿必支持,幽默小说网是众多全文字小说阅读者喜欢的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