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都喜欢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全文字阅读,内容,勿必支持 |
![]() |
|
幽默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作者:弦断秋风 | 书号:25063 时间:2019/2/14 字数:4418 |
上一章 危思安居 节七十八第 天遮手只 卷八第 下一章 ( → ) | |
尔衮如此犀利的质疑,吴三桂顿时语塞,一时之间不回答才好。不过也难为他了,他也并非在故意说谎,只不过是把所见所闻原样复述了一遍而已,况且,从种种迹象上表明,李自成确实死了,否则他哪里有胆子和阿济格如此上奏?若是李自成未死,哪一⽇又突然冒出来,岂不是坐实了他们的谎报军功之罪?作为一个宦海沉浮多年的聪明人,他是不会犯如此低级错误的。 不过,若是一定要吴三桂拿出确切证据来,这可是为难他了,因为李自成究竟是怎么死的,一直到三百多年后都是一桩悬案,就譬如宋太祖赵匡胤是不是被弟弟赵光义所杀,建文帝究竟是死是逃一样,任谁也解不开这个谜团。然而,我认为眼下也没必要钻牛角尖,太过执著地探究这个问题。 多尔衮的神⾊越发 ![]() 许久没有说话的我忽然开口了“皇上,我有几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两个男人同时望向我,吴三桂流露出期待的神⾊,而多尔衮则是略显疑惑,不过他仍然点了点头:“你有什么看法,但说无妨。” “我认为,说李自成单人匹马时被乡勇所杀,可信 ![]() 吴三桂有些失望,假若这一条被否定,那么虽然不能证明他在说谎,却也能治他一个玩忽失察之罪。 我的回答虽然与多尔衮的疑虑正好吻合,然而这也令多尔衮很失望,若李自成真地没死。那么朝廷地颜面可就丢大了。 不过。我地话音立即一转:“然而。这却也不能就此断定李自成没死。照我看来,他的确已经死了,只不过死的过程的平西王所报的不同而已。李自成仓皇逃⼊九宮山时,仍然有将近万人的余部,虽然英亲王同时出派七路大军追击,将其余部各个击溃,然而李自成的⾝边却绝不至于没有几个亲随保卫。像他这样横行多年。百折不挠地人,⾝边能没有一些忠心耿耿,誓死追随的人?所以说他最后剩下孤⾝一人逃亡,的确很不合理。 我认为,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带领部分余部在九宮山里 ![]() ![]() 听我如此解释之后,多尔衮沉思了良久,仍然是不置可否。何腾蛟给隆武帝的那份奏疏,一个月前就有细作秘密取得抄本,送来燕京了,多尔当时对李自成的死倒也没有什么怀疑,所以也没有把这个奏疏当回事,现在听我提起,他噤不住又开始回头审慎地琢磨起来。 “我知道,皇上要想彻底打消疑虑,必然是要得到确切物证,然而这个物证,恐怕很难找得到。比如 ![]() ![]() 多尔衮仍然低着头,显然还是没有完全放下疑虑,只是淡淡地说了声:“嗯,你的分析也不无道理。” 由于他的视线并没有在我这一边,所以吴三桂悄悄地望了我一眼,眼神里充満了感 ![]() 尽管多尔衮没有进一步提出他的疑问,不过我心理却清楚得很。他担心的是,这是李自成与其部下在山穷⽔尽之时不得不放出的烟幕弹,一条缓兵之计。一方面,扬言李自成已死,可以打消南明王朝对这支大军的敌意,下一步可能联合抗清;另一方面,使清王朝以为,心腹之患已除,放松警惕,一旦时机成 ![]() 于是,我针对多尔衮心中的这些疑虑,适时地做出了解释:“其实,皇上倒也不必担心李自成这一次究竟是不是诈死。固然,他当年曾经溃败于洪大人手下,只剩下十八骑逃⼊商洛山,一度销声匿迹,然而却在两年之后再次崛起,以至于横行一时。然而今时不比往⽇,当初他面对的敌人是已经朽烂不堪,民心尽失的明朝;而现在,他面对的却是国运正隆,強晚明何止十倍的大清。他再想故技重施,无疑就是蝼蚁撼树,螳臂当车,绝对不可能对我大清造成任何威胁的。所以,皇上 ![]() 这最后一段话,终于让多尔衮紧蹙在一起的眉头舒展开来。他轻轻地吁了口气,用赞赏的目光看了看我。“好,你这番见解果然透彻,让人茅塞顿开哪!看来朕地确是杞人忧天了,现在想来,着实可笑。” 吴三桂也很会看眼⾊,立即在旁边拍了一连串很溜道,让人听起来非常舒服而且丝毫不觉⾁⿇的马庇。不过,这也不全是恭维之言。他对于 及时出来替他解围。帮他说话而感到莫大的庆幸。倒也绝对是由衷的。 多尔衮听了之后,神⾊霁和,犹如雨过天晴,心情也好了很多,好像那些马庇正拍在他⾝上一样。于是,又说了点嘱咐和安抚的话,这才令吴三桂退下了。 等吴三桂走后。多尔并没有立即召见谭泰,而是似笑非笑地看着我:“看来吴三桂对你还 ![]() ![]() “到处树敌没有任何好处,有时候做一做善人,积累点人缘,也没有什么不好。”我明⽩他要促狭我的意思,于是并没有给他可以顺着爬地竿子。 他见我不上套,于是收起了开玩笑地意思。正⾊问道:“那么你觉得接下来我要如何安排吴三桂?” 我指了指桌子上地一大堆奏折。回答道:“吴三桂那个替他部下们请功的折子我刚才看过了,其中提到说,‘额设大小将目及地方文武官生原不下千有余人’。仅是各级将吏有如此之多。可以想见他的部众会远远超出千人之数。另外,他的部属中还有大批蒙古人,所以他所坐用的实际人数要远远超出上报朝廷的数字。我觉得,他这是故意示弱于朝廷,让皇上不必担忧他的实力太強。” 多尔衮噤不住感慨了一句:“当年地关宁铁骑,即使到了今⽇,也依旧可以令敌闻风丧胆,可见吴三桂此人的治军之能。若一直忠心地为我所用,无疑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可以替我充当开疆拓土的猛士;若是心怀不轨,渐渐坐大,迟早有一⽇会威胁到江山社稷的。” “吴三桂无论是统兵打仗,还是治军养兵,都绝对是个全才,遍观当今天下,能够与他并驾齐驱的将帅实在不多。不过,只要有皇上在,他绝对不敢有任何叛逆之举的。” “那若是我不在了呢?他到时候再起叛兵,你们儿孤寡⺟的,如何应付?” 我一愣,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多尔衮苦笑一声,继续说道:“我在看人方面,还是有点本领的,这个吴三桂必然不是甘居人下之人,就算他掩饰得再好,我也照样能看出他地野心。他先前归顺于我,地确是被我使了不厚道的手段所 ![]() 我听着听着,越发悚然,联系起历史上吴三桂后来的作为,多尔衮眼下的估算的确不可谓不准确,他看人的眼光,也极是精准。稳了稳神,我柔声劝慰道:“皇上不必如此忧虑,你正舂秋鼎盛,和吴三桂年纪相仿,那么久远的事情,变数不知几何,何必这么早就下此定论?多尔知道我必然会这样劝说,所以也没有如何否定。为了让我⾼兴,他换成了轻松些的口吻,说道:“那好,就按照你所说,我能活到七老八十,叫他死在我前头,这样就永无后患了,哈哈哈哈…”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好跟着陪笑。而心里面,却很不是个滋味——[ ![]() ![]() 越想越沉重,为了缓解这样的情绪,我笑了笑,把话题重新扯了回去“言归正传,就说说接下来怎么安排吴三桂吧。如今天下形势,已成一统之局,战事也没有以前多了,再说大军出征逾年,已很劳顿,很需要修整。所以把这几位异姓王和他们的大批部众留在燕京城內,已有诸多不便。不如把他们都打发回关外,各到原先驻防处屯戍。也算是皇上兑现了当初 ![]() ![]() 多尔衮随手捡起吴三桂替部下们报功的折子,并没有立即翻看,略略沉思一阵,他点点头, “嗯,这样还是较为妥当的,毕竟去年舂天时他带进关了将近十万辽东百姓,这一年多来都无法安顿妥当,况且惦念故土产业也是人之常情,所以让他把百姓们都迁移回去安顿好,也是不错的选择。只不过吴三桂必然会趁机伸手要大量安家费的,这样一来,国库又要紧张,我又得想办法如何搜刮民脂民膏了。”说罢,自嘲一笑。 我对多尔衮的推测由衷地佩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不愧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统帅,不但在军事上如此,在推测人心上则更是如此,吴三桂的那些个优点和⽑病,他目光如炬,看得一清二楚。联想起原本历史中,吴三桂封藩云南,对朝廷狮子大开口索要钱粮的行为,多尔的这番话,实在是太有先见之明了。 “这个嘛,我觉得你不必给他多少银子。只要有了土地和佃户,自然会源源不断地生出银子来,吴三桂他出⾝巨富之家,自然精通此道,所以他若是要银子,你不必理会,只给他安排适量的土地就是。辽东地广人稀,他肯定能赚个筐満钵翻,乐得合不拢嘴。” 【…第八卷 只手遮天 第八十七节 居安思危 ----…】! wWw.uMoXS.Cc |
上一章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下一章 ( → )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是一本全文字小说,作者弦断秋风为书友提供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最新章节在线全文字阅读,如果大家都喜欢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全文字阅读,内容,勿必支持,幽默小说网是众多全文字小说阅读者喜欢的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