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都喜欢草原人文集全文字阅读,内容,勿必支持 |
![]() |
|
幽默小说网 > 诗歌散文 > 草原人文集 作者:草原人 | 书号:25526 时间:2019/4/28 字数:2597 |
上一章 落部乐音河日珠悟感 下一章 ( → ) | |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家国,每个民族都以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共同构筑了华中民族光辉的文化。在我们这个辽阔的地域里,各民族文化风格各异。 蒙古族的歌舞文化就是别出一帜民族文化,国全县级蒙古族最集中的地方是科尔沁左翼中旗,而科尔沁左翼中旗蒙古族最集中的地方是珠⽇河牧场。在珠⽇河牧场这个看似无人问津的“文化沙漠”中,珠⽇河人用他们热炽的追求演奏出一曲飘着浓郁蒙古族风情的新乐章。 六七十年代珠⽇河牧场曾经组织过业余乌兰牧骑,有上百人的业余演员,甚至老人和孩子都加⼊到珠⽇河牧场业余乌兰牧骑到草原深处演出,很多艺人活跃在草原舞台上,兴旺时每天演三五场。七十年代末,这个庞大的艺术团体在艺人们恋恋不舍的目光中解散了,艺人们被迫放下了自己手中心爱的四胡、嘲尔、马头琴,舍弃了那 ![]() ![]() 改⾰开放之后,珠⽇河牧场的艺人们富裕起来了,他们毫不掩饰的拿起了闲置已久的四胡、嘲尔、马头琴、三弦,把快乐无比的心情化做音乐的语言,将丰收的喜悦淋漓尽致的表现在每个音符里走出 ![]() 艺人们的思想意识随着改⾰开放也被搞活,珠⽇河牧场是天然的旅游胜地,他们索兴就将这些民族文化融⼊到改⾰开放中去搞活经济,发展珠⽇河的文化旅游事业,久而久之,科尔沁民歌、四胡、嘲尔、马头琴、三弦、乌力格尔等蒙古族民间艺术渐渐的在一望无垠的珠⽇河牧场上唱响了主旋律,打造出了科尔沁的文化品牌。 场部的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秘书长満都拉看到发展民族文化的前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 ![]() 很多艺人听到成立蒙合音艺术团,纷纷加⼊,到2008年12月30⽇,蒙合音艺术团已经达60余人,演出了近百场。观众到上万人。珠⽇河的民间文化让每一个来珠⽇河的人深深的体会到科左中旗最西部偏僻草原上活动着的蒙古族艺人们,对蒙古族民间文化的追寻以及对发扬传承蒙古族文化的望渴。 艺术团的团长今年58岁的洪巴图是四胡大师吴云龙老师的民间弟子,他从小跟随⽗亲学习蒙古四胡,8岁时就能独奏民歌《尼玛》。初中毕业后1975参加珠⽇河牧场业余乌兰牧骑,1976年,吴云龙老师被邀请来珠⽇河牧场讲课,发现了洪巴图这颗新星,他的手感、音准、节奏和悟 ![]() ![]() 退休后的洪巴图,更是 ![]() ![]() ![]() 在纪念改⾰开放三十周年的大型演出中演奏了四胡大师吴云龙老师的《牧马青年》、《 ![]() 元朝以后,四胡艺术广泛流传,曾一度风靡于內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华北等汉族聚居地区,对汉族民间说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位于科尔沁草原腹地的通辽市是目前四胡艺术最为繁盛的地区。 蒙古族四胡,蒙古语称“侯勒”、“胡兀尔”、“胡尔”康熙朝编纂的《律吕正义后编》中称之为“提琴”蒙古族四胡是最具蒙古族特⾊的乐器之一,分⾼音四胡、中音四胡和低音四胡三类。⾼音四胡音⾊明快、脆亮,多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中低音四胡音⾊浑厚、圆润,擅长演奏抒情 ![]() 清初著名蒙古族历史学家罗卜桑丹津在他的巨著《⻩金史》中记载:成吉思汗在服征西夏的途中病逝了,当蒙古骑兵护送灵车返回故乡不儿罕山的时候,军中最著名的歌手吉洛阔台在献给他的君主成吉思汗的歌中唱到: 您化作雄鹰的翅膀,乘风归去了,我贤明的可汗;…您那胡尔、嘲尔奏出的美曲佳音,您那广阔无垠的土地、众多的民人,还有那山川河流、富饶的草原,都在哪里啊?歌中的“胡尔、嘲尔”就是指的四胡和马头琴两种乐器。 茫茫的科尔沁草原是科尔沁民歌的故乡,是民歌的海洋,演唱艺人们一代人又一代人传承使科尔沁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草原上得到了弘扬。科尔沁民歌有上千首,流传至今的有八百首之多,在珠⽇河牧场有三百余首科尔沁民歌传世,而且还涵盖 ![]() 蒙古族文化是以歌舞著称,歌是以科尔沁民歌文明于世,种类繁多,曲调优美,演唱形态各异,风格各不相同,反映蒙古族生活的科尔沁民歌充満了草原游牧民族的內容。浓郁独特的蒙古族风情,无不体现了科尔沁草原的蒙古人自然生活与他们创造的精神⾝后的谐和统一。科尔沁草原珠⽇河牧场是蒙古人居住最集中的地方,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科尔沁蒙古族叙事民歌更是科左中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亮点,著名的长篇叙事民歌《嘎达梅林》,《韩秀英》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唱遍国全,蜚声海內外,切久唱不衰代代相传。 蒙古族叙事民歌是这个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是打开蒙古人心灵的 WwW.UmOxS.cc |
上一章 草原人文集 下一章 ( → ) |
《草原人文集》是一本全文字小说,作者草原人为书友提供草原人文集最新章节在线全文字阅读,如果大家都喜欢草原人文集全文字阅读,内容,勿必支持,幽默小说网是众多全文字小说阅读者喜欢的小说阅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