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都喜欢明臣全文字阅读,内容,勿必支持
幽默小说网
幽默小说网 都市小说 竞技小说 重生小说 网游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热门小说 经典名著 综合其它 言情小说 科幻小说 全本小说
小说排行榜 玄幻小说 侦探小说 同人小说 诗歌散文 军事小说 穿越小说 现代文学 官场小说 灵异小说 历史小说 幽默笑话 伦理小说
好看的小说 我的回忆 大逆不道 眺望海岸 舂满香夏 逆伦皇者 女人如雾 驾驶生涯 红杏出墙 舂闺秘史 禁断羁绊 群爱人生 出借女友
幽默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臣  作者: 书号:4210  时间:2014/5/28  字数:7033 
上一章   ‮澜波 章一十五百一第‬    下一章 ( → )
  锦⾐卫与东厂‮报情‬准确的故事在民间可是大名鼎鼎的,而其中又以发生在明初的开国功臣宋濂⾝上的故事最有名,事情世人皆知,话说有一天晚上,宋濂家里来了客人,他自然要招待客人,陪其饮酒,次⽇上朝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问他当时的情况,宋濂一一作了如实回答,等宋濂回答完毕,朱元璋哈哈大笑,夸赞宋濂诚实,还把一幅画拿出来给他看,却是宋濂家待客时的情形。

  而现在张信非常有理由相信,这肯定是宋濂的客人出卖了他,或者那些客人之中肯定有一个是锦⾐卫的,不然他哪里知道得那么清楚,当然也有可能其实这件事情就是朱厚与宋濂两人在演双簧,其目的就是让世人知道锦⾐卫‮报情‬的厉害,让世人心存敬畏之心。

  不过也不能否认东厂能力不够,其实东厂还是有些用处的,至少严刑供,欺庒百姓,屈打成招,栽赃陷害之类的手段要比一般官府衙门強,‮报情‬当然也很准确,只不过要在事情发生十天半个月之后,等风声传到东厂时,他们就知道这件事情啦。

  其实也可以理解,东厂办事都是明来明去的,只要怀疑一个人,本懒得去打探清楚事情的真相,直接破门去把人捉回来,然后再按自己的意思处理,说你有罪,就算你比天上的云朵还要清⽩,也可以把你染成黑⾊,知道自己接手的东厂是什么样之后,张信彻底无语起来,心中的敬畏全部消失而且有崇拜破灭的感觉。

  不过张信随之振奋起来,既然东厂与自己的想像中的不同,那么就把它改造成自己心中的样子,反正朱厚已经把东厂给自己全权负责。那么自己怎么弄皇帝应该不理会地,在得到朱厚肯定的回答之后,张信就开始兴致的改⾰起东厂来。

  首先当然是东厂蕃子的素质问题,不过经过文官们的打击,东厂中的那罪大恶极的人已经死得差不多了,留下的只能夹着尾巴做人,本嚣张不起来,而且东厂中因而空缺出许多职位来,却没有人上来补缺。主要是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东厂地人数急速锐减,连人都没有,那也不用谈什么素质了。

  当然对张信来说,缺人而已,这有什么难的,借着地裁⾰锦⾐卫的机会,张信找陈寅和王佐商议。然后在裁⾰名单上一圈。须臾之间东厂再次満额起来,如果不是顾忌因为动作太大,招朝廷百官非议,张信恨不得把锦⾐卫裁下的数万人归于自己挥下。

  虽然属于裁⾰人员,但是锦⾐卫中也不缺乏好手的,特别在陈寅与王佐的帮助下,张信招收的都是骨⼲级人才。基于张信的再造之恩,那些人对他自然都非常感,所以张信指挥起来当然得心应手,况且锦⾐卫与东厂虽然名称不一样,但是做地工作毫无差别。并没有新手之说,一补上实缺,马上就可以开始工作啦。

  人是有了,但是他们地素质还须提⾼,做秘密工作的怎么能暴露在世人面前呢,为了改变手下的观念,张信把后世的一些谍战故事改头换面的说给他们听,什么潜伏啊、秘密档案之类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这行的本质,东厂蕃子头目们自然是听得如痴如醉。表示以后一定遵从提督大人地吩咐。做什么事情都要隐秘进行。

  张信何尝听不出他们这是言不由衷,观念从来都是非常难以改变的。张信也不要求手下马上接受新的行事方式,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答应这样做,起码这是好的开始,反正在张信地坚持下,东厂就这样渐渐的消失在京城百姓眼里,除了官署还挂着牌子,不时听到里面有动静表示那还有人存在之外,再也没有声息,也没有听到东厂蕃子欺庒百姓的事情,百姓们自然而然的这功劳归于朝廷大臣们。

  如果有人关心京城变化的话,肯定发现似乎是在数天之间,城內新开许多的商铺之类的经营场所,而且掌柜伙计的脾气似乎非常暴躁,本不像是在做生意的,这是因为张信把东厂分成一明一暗两个部分啦,明的就留守在官署听候差遣,暗地全部‮出派‬去打听消息,而且还规定,除非是特别严重地事情,如果没有皇帝或者自己的命令,不允许任何人私自行动。

  反正在当时条件地允许下,张信已经把东厂弄得面目全非,要不是在现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东厂蕃子们早就‮议抗‬哗变了,当然,经过张信这么一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东厂再发展那么十几二十年,真的可能变成张信想像中的‮报情‬机构。

  “东厂朕已经由你执掌,以后这类事情你就不要汇报给朕听啦。”张信呈上来的文案朱厚本没有看,随意搁放在一旁,而站在旁边的⻩锦自然小心翼翼的拿起文案,皇帝可以不在意,他可要把这东西保存好,以免皇帝以后要看却找不出来,那就是⻩锦的责任了。

  “臣遵旨。”张信回答道,心里却盘算着待会也该把累积今天的‮报情‬送一份给皇帝啦,虽然不是什么重要‮报情‬,但是也好让皇帝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

  “张侍读,听说你家有一种绝世佳酿,比宮廷贡酒还要香淳美味,可真有此事?”朱厚饶有‮趣兴‬的询问道,这几天费宏旁敲侧击的找自己要酒,朱厚才知道张信婚宴发生的事情,对费宏赞不绝口的美酒自然有几分‮趣兴‬。

  似乎是天使然,大明皇室一脉,对吃的东西不怎么讲究,可能是与经历有关,明太祖和马皇后灾年常吃“麦饭野菜”成祖祖朱棣最爱吃,就是一种菜饭合一、连汤带⽔的面食,以后历代皇帝对吃的也不怎么在乎,不管是山珍海味,还是五⾕杂粮。只要可以填肚子,当然,皇帝的膳食自然是美味的。

  虽然不在意吃的,但是大明皇帝们对喝的却是十分钟爱,明宮御酒,由太监掌管地御酒房酿制,有荷花蕊、寒潭舂、秋露⽩、竹叶青,金茎露、太禧⽩、金盘露、琼酥天啂等等,历经百多年来的发展。皇宮里的御酒已经有一百多个品牌了。

  而朱厚秉承先辈们的传统,对酒的抵制力非常低,虽然年纪小,但是兴致来了也喜喝上几两,还好朱厚只是把酒当成调味品而已,并不是爱酒如命之人,并不像正德皇帝一样,因为酗酒而耽误正事。

  “启禀皇上。臣家中确实有几坛美酒。但是却不能与宮廷贡酒相提并论。”张信诚实说道,宮里的酒都是经过千百年来酿酒大师们精心酿制的,自己的酒哪里能和人家比。

  “听说这酒与众不同,透明如⽔,清洌之中带着一股特殊的香气,却不知味道如何。”朱厚有些向往说道。

  “既然皇上喜,那待会可让宮里地內侍到臣府邸去拿。”张信笑道。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贡酒,到时再那么一宣扬,佳酿还不名声大振。

  “⻩锦,这事就给你办了。”朱厚吩咐之后,也没有再谈论下去。相对美酒来说,他更加在意的是这件事情:“张侍读,朕有件事情想听听你的意见。”

  “请皇上明示。”张信恭敬的回答,心里也有些困惑感觉。

  “朕想加封兴献帝为兴献皇帝,兴国太后为兴国皇太后,你认为如何?”朱厚期待说道,想得到张信的肯定。

  “臣当然没有意见,只不过朝廷百官必然会反对的。”张信沉默片刻,没想到朱厚还是没有放弃这个打算啊,虽然最后表示赞成。但张信还是劝说道:“皇上。既然崇礼之事已定,何必再节外生枝呢。”

  “张侍读。你不明⽩。”朱厚失望说道。

  “臣当然明⽩皇上仁孝,但若是因为此事与大臣们再生争执,恐怕…”总不能说争误国吧,张信开始绞尽脑汁的想起理由来。

  “朕心意已决,张侍读就不必多言了。”朱厚轻轻叹气,然后说道:“你先在乾清宮外等候,朕去帮你到清宁宮提醒下⺟后。”

  “微臣领旨。”知道皇帝在赶人,张信只好乖乖地告辞。

  不久之后,在几个宮女地簇拥下,绿绮娇羞的向张信走来,而张信也抛开心事,微笑的了上去,看来蒋后还是很体恤自己的,没有让自己多等。

  “绮儿,我们回家吧。”没有理会旁边的宮女內侍,张信轻轻握着绿绮的小手说道,然后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拉着绿绮朝宮外走去,而绿绮却害羞不前,小手用力地挣扎起来,毕竟按照古代的规矩,女人不许走在男人面前,也不能与之同行,在皇宮这样守礼的地方,绿绮不想给人留下无礼的印象。

  “绮儿,你是不是想相公我抱你出去啊。”看出绿绮的犹豫,张信轻轻笑道,况且自己在宮里那可是凶名赫然,若是谁敢胡散播传言,那休要怪自己不客气了,在张信充満威胁地目光下,旁边的宮女內侍连忙拧饼头去,不敢再子前方。

  实事证明张信的威胁还是很有用的,见到张信始终没有松手的意思,绿绮只好乖巧的垂头与张信并臂行走,⽩嫰的小脸也不知道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害羞,像是涂抹了一层胭脂一样晕红起来。

  而这时乾清宮中,朱厚与蒋后正在密谈。

  “⺟亲,张侍读似乎不同意朕的意思。”朱厚叹气道,没有得到张信的肯定,他心里总有些不安。

  “你不必在意,张信虽然是个聪明人,也明⽩几分治国安邦之道,但是见识经历尚浅,自然不会明⽩儿此举的深意。”蒋后微笑安慰说道。

  “可惜不能和他说明。”朱厚赞同说道,但还是有些失落感。

  “儿,这种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朝廷中能明⽩此事者不过数人而已。”蒋后微微笑道,心里却非常満意张信地不明⽩。

  “⺟后说地可是张璁几人。”朱厚若有所思的问道。

  “不仅是他们,內阁,六部地大臣想必心里也是清楚的。”蒋后点头说道。明⽩又如何,却皆是顽固不化之徒。

  “看来朕要找张璁、霍韬他们商量下。”朱厚清楚,只要自己下此诏书,肯定少不了与群臣争论,这个时候轮到张璁他们出来站出来了。

  “儿你要记住,像张璁这样的臣子,可以重用,但是要时时敲打他们,让他们明⽩帝王之恩。”蒋后告诫说道。

  “朕明⽩⺟后之意。”朱厚点头。随后叹气说道:“可惜张侍读对三礼知之不深,不然也可以帮上忙了。”

  “儿你不让他参和这事是对地,张信情太温和,本没有争強好胜之心,若是让他出来与百官争执,恐怕没说上几句就服软了。”蒋后笑道,认为自己对张信的情了如指掌。

  “可是张侍读主意多,总是在关键时刻为朕解决难题。上次若是不得他之助。恐怕朕也下不了台,⺟后也没有这快能进宮与朕团聚。”朱厚说道。

  “张信⾜智多谋是不假,但就是太过懒散,整天想做个清闲富家翁,这点非常不好,若如此下去,他什么时候才能给绮儿争个诰命啊。”蒋后皱眉说道。显然很不満意。

  “绿绮姐姐若是想要的话,那朕马上下旨封她为一品诰命夫人。”朱厚笑道,如果不是张信的原因,自己还想给她个公主封号呢。

  “胡闹,也不怕让人笑话。”蒋后‮头摇‬笑道:“这是张信的事情。你没事别理会。”

  “张侍读的品佚不够,朕看什么时候给他再升一级,那绿绮姐姐就可以成为诰命夫人了。”朱厚提议道,古代一品至五品的‮员官‬称诰,六品至九品称,诰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职有关,有俸禄,没实权,一至五品‮员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故而有诰命夫人之说,现在张信官职是正六品。还没有资格为绿绮谋求诰命封号。

  “这是儿你的事情,我就不管了。”蒋后笑道:“但是对于张信,我还是很放心的,像他这样聪明而没有上进心地人,儿以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应该给他处理,免得他太过清闲,总是在欺负绮儿。”

  蒋后说的含蓄,但是朱厚却明⽩她的意思,像张信这样忠心而且没有野心的人,可以放心的重用,不须要担心什么。

  “相公,你怎么了。”回到家中之后,绿绮发现张信似乎有些闷闷不乐的感觉。

  “没事,原先还以为你会被娘娘留在宮中,没有想到这么轻易就放回来了,害得我一肚子的说辞都派不上用场,真是浪费之极啦。”张信叹气说道。

  张信暗示地情意绿绮哪里听不出来,心中自然快之极,但还是与往⽇一样,柔情似⽔地规劝张信该到书房读书写字啦,还说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温言柔语之下,张信也只能乖乖的再次到书房中刻苦学习了。

  “谁说我不明⽩的。”书房之中,张信自言自语说道,他自然明⽩朱厚为何这么坚持给兴王加封尊号的原因,朱厚所以掀起这场争斗,表面上看是因为他为兴王的封号、祭祀典礼和称宗⼊庙等问题,与大臣们发生了烈的争论。

  其实在少数人心里都明⽩,除去仁孝的原因之外,由于朱厚是以藩王世子⾝份⼊继大统,不像其他皇帝一样做过太子或者皇子,与朝廷百官有过接触,初到陌生地环境,自然心有疑虑,追封没有做过皇帝的兴献王为皇帝,目的是维护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

  这是要表明他的皇位不是继承堂兄正德皇帝,而是来自他⽗亲这一脉地⾎缘关系,也就是直接上承他的祖⽗孝宗皇帝,只有证明这点,朱厚才会觉得自己继承皇位天经地义的,并不是因为给别人当儿子才可以即位的,心中才能坦然执掌朝政。

  只可惜杨廷和等几个大臣虽然隐约明⽩朱厚的心理,但是却不能接受。常年接受传统理学熏陶,大臣们心中自然会有自己坚持的信念,无论如何也是不能接受朱厚决定地,所以只有当做不明⽩朱厚的意思。

  当然,张信也明⽩,这也与皇权与相权之争牵扯上关系,想必朱厚心里也不能容忍大臣们多次封驳自己的旨意,也有想通过这件事情确认自己的权威地意思,可能连那些大臣们自己心里也不清楚。自己之所以屡次三番反对皇帝意见,除了坚持理念之外,还有想向世人证明朝廷之中,还是士大夫与天子共天下地,‮人私‬感情、信念、权力,种种因素结合起来,礼仪之争哪里会轻易解决啊。

  现在最让张信觉得庆幸的是,现在朱厚与大臣们还算保持克制。虽然争论不休。但还能处理朝政,并没有说因为礼争而延误政务地事情,只不过这样的情况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反正张信对此不抱任何希望。

  虽然担心这个情况发生,但是张信并不认为自己可以劝得动皇帝或者大臣们放弃这场争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自己一样,站在特殊地⾼度看待这个问题的。恐怕只有当朱厚觉得自己的绝对权威没有人可以挑战的时候,这场礼仪之争才会结束吧。

  自己什么时候也开始关心朝廷大事了,张信哑然失笑,看来与袁方他们混久了,也受到他们的影响。不知觉中有了为国为民的念头,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哪怕自己想办些实事,恐怕也没有这个机会,现在自己唯一能做就是,尽力约束自己的手下,少给百姓添⿇烦,这时候张信感觉有些无助,不由在心中恨恨想到,哪天把自己惹⽑了。让锦⾐卫把那些反对皇帝的大臣全部捉起来。看他们谁还有话说,可惜连张信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幻想而已。

  “子诚。在里面吗?”这时门外传来孙进地声音。

  “请进。”张信迅速收拾心情,⾼声说道。

  “就猜到你在这里。”轻轻推‮房开‬门,孙进笑着走了进来,听仆役说张信不在內宅,他就明⽩自己应该到哪里找人了。

  “像我这么刻苦努力之人,在书房中苦读那是当然之事。”张信大言不惭说道,把孙进逗得哈哈大笑。

  “子云兄,找我有什么事情吗?该不会是特意过来让我听你笑吧。”张信不在意说道,反正天才总是不能为俗人所理解地。

  “子诚,我们准备回去了。”谈到正事,孙进收敛笑容,语气有些伤感。

  “回去?什么意思?”张信惊讶道。

  “回家,回湖广。”孙进轻轻笑道:“可能过两天就走。”

  “为什么,在我这里住得好好的,怎么突然间就想回去了呢?”张信皱眉问道,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成。

  “进京都快两年了都没有回家探望⽗老,叫我们情何以堪。”孙进追思说道:“再不回去恐怕连家乡的模样也记不清楚了。”

  “那也不用这么急,留下来陪我过完舂节再走也不迟啊。”张信点头,不过还是提议道。

  “我也有此念,可是家⽗一再来信催促,说若不能在舂节之⽇赶回家中,就再也不认我这个不孝之子,为之奈何啊。”孙进苦笑道,看来回家后肯定少不了一顿责骂了。

  “子直他们也是如此吗?”总不能因为自己而让人家⽗子感情不和,张信也叹气起来,虽然询问,但是张信也知道,他们肯定是商量好了。

  “袁伯⽗已经派仆役进京接子直了,而文昴受沈园兄之托,要回去探亲,至于子任,见我们都回去了,他也想顺道同行。”孙进微微笑道。

  “我看你们早商量好了,就是瞒着我。”张信埋怨起来。

  “哪里,我们也是昨天才决定的,今⽇清晨刚想和你说,没有想到你夫二人都被召见⼊宮了。”孙进忙解释道。

  “那你们准备什么时候起程?”张信问道。

  “子直他们已经去集市买马了,再打听下有没有最近回湖广的商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或者后天应该就可以出发。”孙进轻声说道。

  “缺马就和我说一声,还去什么集市。”张信‮头摇‬说道,集市里的大部分是次等马,还不如自己弄几匹军马呢。

  “我们不想太过招摇,况且出了直隶,我们就改坐船了,马匹就地处理,若是好马地话,我们舍不得时该怎么办。”孙进笑道。  Www.UMoxS.Cc 
上一章   明臣   下一章 ( → )
《明臣》是一本全文字小说,作者烛为书友提供明臣最新章节在线全文字阅读,如果大家都喜欢明臣全文字阅读,内容,勿必支持,幽默小说网是众多全文字小说阅读者喜欢的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