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都喜欢蜀山剑侠传全文字阅读,内容,勿必支持 |
![]() |
|
幽默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蜀山剑侠传 作者:还珠楼主 | 书号:5409 时间:2014/8/9 字数:11892 |
上一章 窃人奸 珠明种祸 槎弃海浮 国故存心 回一四一第 下一章 ( → ) | |
且说那紫云宮三个首脑,原是孪生姊妹三人,乃元初一个遗民之女。其⽗名唤方良,自宋亡以后,便隐居天台山中。此时人尚年轻,只为仇人陷害,官家查拿甚紧,带了![]() ![]() "我们冒涉风涛,出生⼊死,费尽许多⾎汗,只为混这一口苦饭。除了各人一只小船,谁也没甚田产家业。拿我们近几年所去过的所在说,海里头有的是乐土,何苦在这里受那些贪官污吏的恶气?何不大家联成一气,择一个风晴⽇朗的天气,各人带了家口和动用的东西,以及米粮蔬菜的种子,渡到海中无人居住的岛屿中去男耕女织,各立基业,做一个化外之人,一不受官气,二不缴渔税,快快活活过那舒服⽇子,岂不是好?" 一席话把众人说动,各自听了他的吩咐,暗中准备。⽇子一到,一同漂洋渡海,走了好几十天,也未遇见风浪,安安稳稳到达他理想中的乐土。那地方虽是一个荒岛,却是物产众多,四时如舂,嘉木奇草,珍禽异兽,遍地都是。众人到了以后,便各按职司,齐心努力,开发起来。伐木为房,煮海⽔为盐,男耕女织,各尽其事。好在有的是地利与天时,只要你有力气就行。不消数年,居然殷富,大家都有饭吃有⾐穿,你有的我也有,纵有财货也无用处。有方良作首领,订得规矩又公平,虽因人少,不能地尽其利,却能人尽其力。做事和乐娱有一定的时期,互为劝励,谁也不许偷懒,谁也无故不愿偷懒。收成设有公仓,计口授粮,量人给物,一切俱是公的。闲时便由方良授以书字,或携酒⾁分班渔猎。因此人无争心,只有乐趣。犯了过错,也由方良当众公平处断。大家⽇子过得极其安乐。方良给那岛取了个名字,叫做安乐岛。 光 ![]() ![]() ![]() ![]() ![]() ![]() ![]() ![]() 方良当时也没做理会,见海风平和,晴天万里,上下一碧,不由勾起酒兴,想回家去约了老伴,带些酒食,到海边来赏落⽇。方良的家在林外不远,慢慢踱了出来。走没几步,便被几个小孩看见,一齐呼唤:"方爹在那儿!"大家都奔了过来见礼。方良见群儿手上各拿着几片蚌壳,蚌⾁业已挖去,大小不一,⾊彩甚是鲜明,便问:"要这东西作甚?"就中有一个年长的孩子便越众上前答道:"这几⽇蛤蚌也不知哪里来的,多得出奇。海滩上只要嘲一退,遍地都是,拾也拾不完。我们见它们好看,将⾁挖了,带回家去玩耍,各人已经积了不少了。"方良闻言,见他手上也拿着一只大的,蚌的壳虽已被他掰开,⾁还未抠去,鲜⾎淋淋,尚在颤动,不噤起了恻隐之心。当下止了回家之想。将众儿童唤在一起说道:"众子侄们既在读书,应知上天有好生之德。海中诸物,如这蚌蛤等类,除了它天生的一副坚甲,用以自卫外,不会害人。我们何苦去伤害它的 ![]() ![]() 转眼二三年。方 ![]() ![]() ![]() ![]() " 方良回首一望,正是自己一个得力助手俞利。原是一个渔民之子,⽗⺟双亡,自幼随在众渔民船上打混,随方良浮海时,年才十二三岁。方良因见他天资聪明,生相奇伟,无事时,便教他读书习武。俞利人甚聪明,无论是文是武,一学便会。加上人又机警沉着,胆识均优。岛中事烦,一切均系草创,无形中便成了方良惟一的大帮手。只是他的主见,却与方良的不同。他常劝方良说:"凡事平均,暂时人少,又都同过患难,情如兄弟,虽不太好,也不会起甚争端。但是年代一久,人口添多,人的智力禀赋各有⾼下,万难一样。智力多的人,一般的事,别人费十成心力,他只费一成。如果枉有本领,享受仍和众人一样,决不甘愿,成心偷懒。人情喜逸恶劳,智力低的人,见他如此,势必相继学他榜样,可是做出来的事又不如他。结果必使能者不尽其能,自甘暴弃;不能者无人率领,学为懒放。大家墨守成规,有退无进,只图目前饭 ![]() ![]() 方良闻言,想了想,也觉其言未为无理。只是事体太大,一个办不得法,立时把安乐变为忧患。自己已是烈士暮年,精力不够。渔民多系愚鲁,弟子中经自己苦心教练,虽不乏优秀之子,毕竟年纪幼小的居多,⾎气未定,不堪一用。当下没有赞同。后来又经俞利连说几次,方良不耐烦地答道:"要办,你异⽇自己去办。一则我老头子已无此精力;二则好容易受了千辛万苦,才有目前这点安乐,⾝后之事谁能逆料?反正我在一天,我便愿人家随我快活一天。这样彼此无拘无束,有吃有穿有玩,岂不比做皇帝还強得多?"俞利见话不投机,从此也不再向方良提起,只是一味认真做事,方良该办的事,无不抢在头里代为布置教导,尤其是尊老惜幼。与一班少年同辈,更是情投意合。休说方良见他替自己分心,又赞又爱,连全岛老少,无不钦佩,除了方良,就以他言为重。 这⽇原也同了几个少年朋友,办完了应办之事,来海旁闲游,看见方良夫 ![]() ![]() 这一席话,说得俞利哑口无言。梁氏人甚机警,见俞利満脸通红,两眼暗含凶光。知道近年来方良从不轻易说他,全岛的人平⽇对他也极其恭敬,一旦当着多人数说,恐扫了他的颜面,不好意思。便对方良道:"这蚌也大得出奇,说不定蚌腹內果有宝珠,也未可知。我们纵不伤它,揭开壳来看看,开开眼界,有何不可?"方良仍恐伤了那蚌,原本不肯,猛觉梁氏用脚点了他一下,忽然醒悟,仰头笑对俞利道:"其实希世奇珍,原也难得,看看无妨,只是不可伤它。我如仍和你一样年纪,休说为了别人,恐怕是自己就非得到手不可了。" 俞利闻言,左右望了两个同伴一眼,见他们并未在意,面⾊才略转了转,答道:"老爹的话原是。利儿并无贪心,只想这蚌腹內,十九蔵有希世奇珍,天赐与老爹的宝物,弃之可惜罢了。既是老爹不要,所说乃是正理。弄将开来,看看有无,开开眼界,仍送⼊海便了。"说罢,便取了一把渔叉,走向蚌侧。方良方喊:"仔细!看伤了它。"俞利叉尖已经揷⼊蚌壳合口之內。方良以为那蚌轻重必定受伤,方在后悔,不该答应,猛听俞利"哎呀"一声,一道⽩光闪过,双手丢叉,跌倒在地。原来俞利叉刚揷⼊蚌口,忽从蚌口中 ![]() 方良夫 ![]() ![]() "⽩龙鱼服,良贾深蔵。以后宜自敛抑,勿再随嘲而来,致蹈危机,须知别人却不似我呢! "说罢,双双将蚌举起,往海中抛去。那蚌才一落⽔,便疾如流星,悠然游去,眨眼工夫,已游出十丈远近。梁氏笑道:"也不知究竟蚌腹內有宝珠没有?却几乎伤了三人。"说罢,方要转⾝,忽见那蚌倏地旋转⾝朝着海边,两片大壳才一张开,便见一道长虹般的银光,直冲霄汉,立时海下大放光明, ![]() ![]() ![]() ![]() ![]() ![]() 俞利为人,本有野心。起先还以为自己比方良年轻得多,熬也熬得过他去;再加方良是众人恩主,也不敢轻易背叛谋逆。及至有了放蚌的事,因羞成愤,由怨望而起了叛心。方良却一丝也不知道,转因年华老大,壮志难酬, ![]() ![]() ![]() 众人本来爱戴方良,见他近两年不大同事,心中着急。又加上人丁添多,年轻的人出生不久便享安乐,不知以前创业艰苦;又不比一班老人因共过患难,彼此同心,相亲相让;再加上俞利暗中 ![]() 筹议既妥,众心同一,便公推俞利等几个少年首要,率领全岛老幼,去向方良请求。俞利却又推说以前受过方良坚拒,改推旁人为首。方良先因梁氏有了⾝孕,夫 ![]() 心中不解,相对愁烦。这⽇早起,正要出门,忽听门外人声喧哗。开门一看,全岛的人已将居屋围住,老幼男女,已跪成一片。只几个为首少年,躬⾝走来。方良何等心灵,一见俞利躲跪在众人⾝后,加上连⽇风闻,十成已是猜了个八九。当下忙喊:"诸位兄弟姊妹子侄辈请起,有话只管从长计较。"言还未了,那几个为首少年已上前说明来意。方良非众人起立,不肯答话;众人又非方良答话,才肯起来。僵持了有好一会,方良只得笑了笑,命那几个少年且退,将俞利唤至面前,当众说道:"我蒙众人抬爱,岂敢坚辞。只因愚夫妇年老多病,精力就衰,草创家国,此事何等重大,自维薄质,实难胜任。若待不从,诸位兄弟姊妹子侄必然不答应。我想此事发源俞利,他为人饶有雄才大略,⾜称开国君主。我现在举他暂做本岛之主,我仍从旁赞助,一则共成大业,又免我老年人多受辛苦,岂非两全其美?"一言甫毕,俞利一班少年同 ![]() ![]() ![]() 你心愿已达,可趁热锅炒 ![]() 众人退后,梁氏对方良道:"自从那年放那老蚌,我便看出这厮貌似忠诚,內怀奷诈。 你看他今⽇行径,本岛从此多事了。"方良道:"也是我近年恬退,一时疏忽,才有此事。 凡事无主不行,他只不该预存私心,帝制自为罢了。其实也未可厚非,不能说他不对。不过这一代子遗之民,经我带了他们全家老幼,涉险风涛,出死⼊生,惨淡经营,方有今⽇。他如能好好做去,谋大家安乐,我定助他成功。此时暂作袖手,看他行为如何。如一味逞 ![]() ![]() ![]() ![]() 他原饶有机智,先时所订治岛之策,无不力求暂时民人方便,所用的却尽是一些平时网罗的 ![]() ![]() ![]() ![]() ![]() 谁知派人去和方良求亲,竟遭方良婉言拒绝。这一来,更是添了俞利的忌恨,昼夜图谋,必 ![]() 他知道方良悼亡情深,近来又厌烦嚣,移居僻地,每月朔望,必亲赴梁氏墓地祭奠。便想了一条毒计:利用岛民 ![]() ![]() ![]() ![]() ![]() ![]() ![]() 方良新居,原在那岛的极远僻处,因为好静,不愿和人 ![]() ![]() ![]() 这种用死人买人心的事,俞利自是乐得成全。不消多⽇,居然建了一座庙宇。庙成之⽇,众民人请岛主前去上香。俞利猛想起 ![]() ![]() ![]() ![]() 且说方良的尸⾝与三个女婴,被俞利手下几个同 ![]() ![]() 光 ![]() 老蚌功行圆満,不久飞升,便对三女说道:"我不久便要和你姊妹三人永别。此时你姊妹三人如说出没洪波,经我这十年传授,未始不可与海中鳞介争那一⽇之短长。如求长生不老,虽然生俱仙 ![]() ![]() 三女因老蚌抚育恩深,无殊慈⺟,闻言自是悲伤不舍。老蚌凄然道:"我本不愿离别,只是介类禀赋太差,我好容易炼到今⽇地步,如不经过此一关,休说飞升紫极,游翔云表,连海岸之上都不能行游自在。连⽇静中参悟,深觉你们前程无量。报了⽗仇之后,便有奇遇。我超劫重来,还许是你姊妹三人的弟子。但愿所料不差,重逢之期,定然不远。"说罢,又领了三女去到宮后面金庭⽟柱之间,仔细看过。又再三嘱咐了一阵,才领到⽟池旁边,说道:"我的⺟体现在池中心深处⽟台之上,后⽇午刻,便要和你们姊妹三人分手。此时且让你们看看我的原来形体。"随说,将手往池中一招,立时池中珠飞⽟涌,像开了花一般,一点银光闪过,浮起一个两三丈大小的蚌壳,才到⽔面,壳便大开,正当中盘膝坐定一个妙龄少女,与老蚌⽇常幻形一模一样。蚌口边缘,尽是些龙眼大小的明珠,银光耀目,不计其数。回头再找老蚌,已经不知去向。一会工夫,蚌壳沉了下去。老蚌依然幻成蚌壳中的少女,在⾝后现⾝,说道:"那便是我原来形体。我走之后,你们如思念太甚,仅可下到⽔底观看。只是壳中有许多明珠,俱能辟⽔照夜,千万不可妄动。我此去如果不堕魔劫,异⽇重逢,便可取来相赠。此时若动,彼此无益。"三女毕竟年幼,闻言只有悲痛,口中应允。 那紫云宮虽然广大华丽,因为二女从小受老蚌教养,不让去的地方不能去,平⽇只在一两个地方泅泳盘桓。这次离别在即,老蚌指点完了金庭⽟柱和蜕骨之所,又带她们遍游全宮,才知那宮深有百里,上下共分六十三层,到处都是珠宮贝阙,金殿瑶阶,琼林⽟树,异草奇葩,不但景物奇丽,一切都似经过人工布置。休说三女看了惊奇,连老蚌自己也猜不透那宮的来历,以前是哪位仙人住过。游了一两天,才行游遍。老蚌也到了解化之期,便领了三女同往⽟池旁分手。行前又对三女言道:"宮外⼊口里许,有一紫⽟牌坊,上有"紫云宮"三字,连同宮中景致,一切用物,我算计必有仙人在此住过,被我无意闯⼊。你姊妹三人如无仙缘,决难在此生长成人。可惜我除了修炼多年,炼成元胎,略解一点防⾝之术外,无甚本领,并不能传授尔等仙法。倘若宮中主人万一回来,千万不可违拗,以主人自居,须要苦苦婉求收录,就此遇上仙缘,也说不定。宮中近来时见宝气蒸腾,蕴蔵的异宝奇珍定不在少。除了守护金庭中那 ![]() 一面谈说,又将三女抱在怀中,亲热了一阵。算计时辰已到,便别了三女,投⼊池底。 三女自是心中悲苦,正要跟踪⼊⽔观看,前⽇所见大蚌,又浮了上来,只是蚌壳紧闭。三女方喊得一声:"恩娘!"只见蚌壳微露一道 ![]() ![]() 由此三女便照老蚌所传的练气调元之法,在紫云宮中修炼。虽说无甚法力,一则那宮深闭地底,外人不能擅人;二则三女生来好静,又谨守老蚌之戒,一步也不外出。宮中百物皆有,无殊另一天地,倒也安闲无事。只是金庭中⽟柱下所蔵的宝物,始终没有出现。 三女牢记⽗仇,算计时⽇将到。因方良被害时,年纪幼小;自来宮中,十余年不曾到过人世;平⽇老蚌虽提起方良放生之事,并没断定害死方良的主谋之人是否俞利。所幸只要擒到一个,不难问出 ![]() |
上一章 蜀山剑侠传 下一章 ( → ) |
《蜀山剑侠传》是一本全文字小说,作者还珠楼主为书友提供蜀山剑侠传最新章节在线全文字阅读,如果大家都喜欢蜀山剑侠传全文字阅读,内容,勿必支持,幽默小说网是众多全文字小说阅读者喜欢的小说阅读网 |